一、概述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是基于导管的超声装置,该技术借助介入放射学方法将超声导管直接置入血管中,可显示血管内影像,检测血管壁性质等,已在心脏与外周血管疾病领域显示出其优势,但在脑血管疾病的诊疗领域尚属探索阶段。
二、IVUS使用的意义
1.打破了脑血管造影的局限,消除了造影角度的影响。
2.脑血管造影与IVUS成像特点的比较。
三、IVUS的原理
IVUS是利用超声原理,通过探测血管内、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指导疾病诊断和辅助介入治疗的有创性断层显像技术。IVUS有机械式探头与相控阵式探头两种。
四、IVUS的临床应用
1. IVUS在心血管的临床应用
判断病变严重程度、测量血管狭窄的范围、精确测量不同血管部位的病变、靶病变区域形态学评估、支架尺寸选择、支架贴壁评估、支架扩张评估、边缘夹层检测等。
2. IVUS在神经介入的临床应用
既往IVUS在神经介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椎动脉开口、锁骨下动脉偶有应用报道,颅内动脉狭窄极少有报道。CAS主要应用于评价斑块性质、大小范围、支架贴壁情况,颅内动脉狭窄极少应用的原因考虑与颅内动脉弯曲性有关,IVUS导管通过血管弯曲处存在困难,容易损伤探头。
IVUS还可应用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
颈动脉斑块的IVUS图像特点
(A)病理性内膜增厚;(B)纤维组织增厚;(C)钙化的纤维组织增厚;(D)纤维性薄壁纤维瘤;(E)钙化的薄壁纤维瘤;
典型病例图片:颈总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
再狭窄,狭窄面积为90%
球囊扩张术后,狭窄面积明显减少
IVUS的应用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病因学判断和介入治疗带来了希望。IVUS可指导支架置入最佳位置,防止因支架覆盖不全可能造成的再狭窄;术后再狭窄时IVUS可了解再狭窄的情况,明确支架置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