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快报|基于AIS患者年龄及临床严重程度预测血管内治疗效果
文献快报 08月09日


作者:张净瑜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众多临床研究均指出,血管内治疗(EVT),作为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LVO-AIS)的标准治疗方式,获益明确。时间就是大脑,早期院前转运,识别可经EVT治疗获益的人群,尤其是LVO患者,可缩短发病-再灌注时间,提高患者救治。而目前,院前转运策略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指出,卒中严重程度评分预测LVO时存在20%误差,且界值尚无统一。同时,低NIHSS评分、老年严重卒中患者接受EVT获益尚不明确,实际面临EVT抉择时仍面临很大挑战。2018年6月,Raphaël等人在Stroke杂志发表了一项基于年龄和NIHSS评分的SC评分模型分类评价AIS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EVT)效果的文章,以期协助院前转运,识别可经EVT治疗获益的人群。

研究设计

观察性研究

数据来源:巴黎卒中协会注册的8家分中心,2006.1-2015.12期间先后连续入院的AIS病人

所有患者均由影像(MRI 92.5%)证实为缺血性卒中,MRA/CTA证实存在血管闭塞

发病6/12h内或接受rt-PA/EVT后入院

治疗方式包括:单独rt-PA、单独EVT、rt-PA联合EVT桥接治疗、传统内科药物治疗

利用SC评分进行分层,随访收集90天mRS评分及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

主要结局指标:90天低、中、高SC评分三组EVT治疗对比非EVT治疗mRS评分改善情况aOR值

次要结局指标:低、中、高SC评分三组内EVT治疗对比非EVT治疗90天良好功能预后(mRS0-2)、90天不良功能预后(mRS4-6)及症状性出血转化发生的OR、aOR值

STROKE CHECKBOARD(CS)score


低SC评分组:2-7

中等SC评分组:8-12

高SC评分组:>12

基线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的连续性分析shift analysis、logistic 回归

主要结局


SC<8:EVT治疗对比非EVT治疗,90天mRS改善减少

SC 8-12、SC>12:EVT治疗对比非EVT治疗,90天mRS改善增加



次要结局

SC<8: EVT治疗对比非EVT治疗,获得90天良好功能预后比例下降(OR 0.50,95%CI[0.35-0.72]);预后不良比例增加(OR 2.97,95%CI[1.89-4.67]);出血风险增加(OR 3.21,95%CI[1.51-6.8])

SC 8-12、SC>12:EVT治疗对比非EVT治疗,获得90天良好功能预后比例增加(OR 1.72,95%CI[1.35-2.19];OR 2.72,95%CI[1.49-4.95]);且SC>12组EVT治疗对比非EVT治疗出血风险下降(OR 0.54,95%CI[0.26-1.13])


此外,考虑到年龄、性别、基线NIHSS评分、发病到影像时间和及发病前状态等混杂因素,研究者又从中挑选前循环LVO(ICA末端、M1)患者998例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其中449接受EVT治疗,449对照治疗,结果提示EVT在中、高SC评分患者中临床获益,低SC评分患者中不获益,与整体人群结果相似。

结论

对于SC评分分层的患者,老年和更严重患者接受EVT治疗功能预后mRS改善明显,获益明确;但在年轻和不太严重的患者中则没有。

局限性

观察性而非随机对照研究,多中心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偏倚;

M2、后循环LVO闭塞AIS患者,NIHSS评分较低,更多纳入到SC<8,现有文献 报道这部分患者EVT治疗优势尚不明确;

未对再灌注时间进行校正,非EVT治疗不适用; onset-imaging

其他重要预测指标未进行评估:侧支循环、核心梗死体积、mismatch、发病前状态

部分患者使用第一代取栓装置(但3组使用并无明显差异),第二代取栓装置80-90%

结论

既往NINDS研究曾报道,利用 SPAN-100指数预测卒中患者预后,即age+NIHSS score ≥100提示预后不良;本研究同样发现SPAN-100阳性这部分患者预后差 (77% mRS, 4–6),症状性出血的比例高(11.1%),但是经EVT获益最大;因此不应因高龄、严重卒中限制患者接受EVT。同时超半数(2051)患者SC <8. (NIHSS max15,60y — NIHSS 5,≥90y )这部分患者预后好(82% mRS, 0–2) ,症状性出血的比例低 (2.5%), 1/3为LVO, 215 接受EVT (总体接受EVT的24.7%).  EVT获益及与不良结局关系尚不明确。因此,后续亟待RCT评估低NIHSS评分、高龄等特殊人群接受EVT治疗效果。

专家点评

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以及影像学评估方法的不断改进,高龄不再是血管内治疗的禁忌症,随着DAWN、DEFUSE-3等研究结果的公布,精细的组织窗评估可以挑选更多可经EVT治疗获益的患者,实现取栓的精准救治,而不再受固有年龄、NIHSS评分、发病时间等条件的单独限制。而SPAN-100指数现基本已被临床弃用,研究中提出的SC评分仍然停留在年龄和NIHSS评分的组合评估模式,不符合现有评估趋势,或许可以在院前转运策略中提供帮助。




文章评论(0)
提交评论
点击排行
01   邀·请·函|脑卒中急救关键技术全国巡讲·深圳站
02   重要通知|颈动脉班又双叒叕招生啦!
03   招生通知|脑静脉及静脉窦病变诊断和治疗培训班
04   依替巴肽注射液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第一批研究中心招募函
05   天坛周记|左椎动脉V4段长段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1例
06   天坛周记|右大脑中动脉长段串联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1例
07   会议通知|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
08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
09   ANGEL急诊取栓病例大赛·西安,总结经验再出发!
10   脑卒中急救关键技术全国巡讲再次来袭—西安市卒中防治新时代即将开启
推荐视频

联系我们:sjjrzx@hh-medic.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来福士写字楼7层中国卒中学会国际卒中介入培训学院

北京和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08469号-2    京ICP证151024号    京卫计网审[2015]第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