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庆东、刘伟
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病例详情
患者,女性,71岁。主诉:右眼向外斜视2个月,突发晕倒两次。
患者2个月前被家人发现右眼向外斜视,无视力下降,无视物重影,未重视,近十天来突发晕倒两次,无明显诱因,晕倒当时自己不能回忆,晕倒后约数秒钟清醒,并可自行站立,无肢体无力,无肢体抽搐,在当地医院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提示右侧海绵窦区占位约2cm大小,考虑颅内动脉瘤,脑膜瘤不除外。CT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伴血栓形成。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
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清晰,言语反应有迟钝,右眼球外侧,向内、向上、下活动受限,双眼视力无明显异常,四肢活动自如。
MRI平扫+增强:右侧海绵窦区占位约2cm大小,考虑颅内动脉瘤,脑膜瘤不除外。
CTA: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伴血栓形成。
术前影像学检查:
入院诊断
右侧海绵窦区占位:动脉瘤?脑膜瘤?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3级
术中造影:
入造影室,穿刺右侧股动脉,猪尾导管造影可见主动脉弓上血管迂曲硬化严重,III型弓。
此时患者出现神志淡漠,头部自主活动,不能遵嘱配合,呼叫可应声。
使用C2导管首先完成左侧颈内动脉造影,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严重狭窄,M2远端有浅淡显影。
此时患者失语加重,右侧上肢不能抬起,考虑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急性闭塞。
立即使用交换导丝将6F导引导管送至左侧颈内动脉,置Echelon-10微导管越过大脑中动脉,微导管内造影可见远端血管显影。
遂将微导管头端置于血栓形成处,使用替罗非班动脉溶栓。
患者烦躁不安,边溶栓边行全身麻醉。
麻醉过程中穿刺对侧股动脉使用C2/Simen2导管尝试上右侧颈内动脉造影,区别海绵窦段病变性质。
并行DynaCT,除外脑出血。
溶栓后30分钟造大脑中动脉三分叉血管重新开通。
改为静脉溶栓后等待20分钟后造影,再次闭塞。
再次动脉溶栓,可见M2分叉处有明确血栓形成。
使用支架取栓(Solitaire 4*15)。
取栓后造影可见M1近端发生更严重闭塞。
再次送入支架,血栓原位放置支架并撑开,造影可见三分叉血管开通。不解脱支架观察30分钟,无血管再闭塞。
安返重症监护室,继续静脉抗凝治疗。两小时后可呼之睁眼,右上肢遵嘱握拳。
# 第一阶段总结 #
1. 术前MRI、CTA均提示右侧海绵窦区病变,考虑动脉瘤,脑膜瘤不除外。病史有晕倒发作,动脉瘤内血栓脱落?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
2. 造影术中III型弓,双侧颈内动脉均不容易到位,首次造影即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栓子脱落?原位血栓形成?
3. 动脉接触性溶栓效果?支架取栓效果?
4. 支架置入取栓,因为没有柔顺性更好的导引导管,血管条件差,取栓效果欠佳,是否考虑二次取栓?
复查及巨大动脉瘤治疗
患者术后康复治疗18天,复查头颅CT可见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NIHSS评分13分。查体:可简单问答,言语欠清晰,遵嘱握拳,右侧肢体自主活动叫左侧减少,肌力3级。
复查CT:
右侧颈内动脉造影:
Pipeline治疗过程:
术后影像:
NynaCT可见支架跨越动脉瘤颈,贴壁良好。
左侧颈内动脉造影:
# 第二阶段总结 #
1. 高龄患者,血管迂曲,导管到位困难。
2. 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右侧巨大动脉瘤,血流瘀滞,颅内血供差 。
3. Pipeline治疗,血流导向缓解动脉瘤腔内压力,改善颅内血供。
4. 操作经验、技巧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
5. 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对医生的信任是患者生命健康的保证。
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
----希波克拉底